市场政策双利好,保健食品行业迎来消费旺盛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国人对自身健康关注度持续上升,「消费市场+政策红利」双利好,保健食品行业迎来消费旺盛期。
近年来,我国保健产业迅猛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保健品牌也有所增多,虽然监管政策越来越严,但保健市场仍是一片繁荣。
由于行业前景良好,不断有新企业涌入保健赛道,保健市场实现了进一步扩容。在政策利好下,保健行业在产品、渠道等多方面的变革已经开始。
VOL.1 行业将迎来消费旺盛期
后疫情时代,我国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健康消费也正在逐步渗透到生活多个领域,消费需求市场在不断扩大。
英敏特数据统计,2020年中国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总额为2.458万亿元,占消费支出总额5.9%。业内专家预计,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将在今后5年内保持增长态势,到2025年占比将达到6.3%。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
积极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
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食品。
支持发展养生保健食品。
积极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
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食品,支持发展养生保健食品。
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将迎来消费旺盛期。这主要归结于消费者正在从健康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和选择产品,整体消费重心开始倾向于带有健康属性的食品。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消费者在保健食品消费理念和消费意愿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保健食品在消费属性上将逐渐从可选消费品向必选消费品转变,保健食品也正逐步从高端消费品、礼品转变为膳食营养补充的必选品。
这些因素都将推动中国保健食品整体市场规模的壮大。
VOL.2 呈现“三化”趋势 加强产品创新
中国市场学会专家欧阳文章表示,目前保健行业呈现出“三化”趋势:
一是年轻化。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有至少80%的20至45岁的人群了解、接触过保健食品,其中超六成的人食用过保健食品。
消费群体年轻化也就意味着企业要针对该群体不断研发出满足其需求的产品。
二是保健食品品类多元化。
三是保健食品监管越来越规范化。
2022年,“健康”依然是现代社会绕不开的关键词之一。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观念的深入,保健食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同时,随着近年来行业政策红利的释放和监管力度的增强,保健行业日益规范化,并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积极推进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运行,牵头全面升级改造保健食品备案系统,持续优化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全程“网上办理”、“跨省通办”、“一网办理”。
VOL.3 政策红利推动行业向好
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监管及产品注册方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保健食品注册实现注册、备案“双轨制”,形成监管法规体系化、技术及产品标准化,有利于行业的稳定、规范和长期发展。
近年来,保健渠道体系发生变革。樊晓军表示,各类电商平台也被保健企业利用了起来。2021年,无限极等企业纷纷加码线上平台,深化数字化转型。
“企业对各平台的有效利用也将有利于整个保健行业的蓬勃发展。”业内专家表示,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并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数字化方面不断投入,进一步挖掘消费端需求。
来源:中国食品报
-
-
中纪委发文:斩断「神医宇宙」利益链,一个也不放过!
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神医宇宙”这一次被舆论曝光,给各相关部门都提了一个醒。必须履职尽责,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盯住不放、敢抓敢管,决不能让这一批“神医”被拉下了,另一批“神医”骗子又冒起来。
넶61 2021-06-10 -
2021上海国际美妆展:聚焦本土并放眼国际的商贸平台,助推美妆创新
MakeUp in™ 国际美妆展是服务于全球护肤和彩妆行业的B2B专业商务平台,每年在巴黎、纽约、洛杉矶及上海轮回举办,是美妆行业供应商、品牌、专家、趋势引领者、设计师等众行业人士的聚集地。
넶41 2021-06-10 -
感恩回馈!m9电销系统| 感谢湖北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感谢湖北人民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做出的伟大贡献!为了表达对湖北同胞的感谢,凡是湖北同胞不论新老客户购买M9电销系统一律可享受5折优惠活动!
넶74 2021-06-10 -
下半年的流量从哪里来?桑兮兮独家分享两大关键点
在桑兮兮看来,无论是早年通过产品叠加来促进销售额增长的微商,还是眼下以爆款单品出圈,微商绕不开“产品”这一核心;反观当下正热门的直播电商,以“低价优品”促进增量的方式达成最终业绩,对标的是消费者,核心也是产品。
넶54 2021-06-10 -
2021-2025年,大健康产业迎来真正爆发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也需要改变,逐渐向防、治、养模式转变,而大健康产业恰恰是“防—治—养”模式的产业体现,随着公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治未病”被视为下一个蓝海。
넶65 2021-06-10 -
-